能源局大刀闊斧修正再生能源條例 新建物將強制設太陽光電【】 |
商品說明 |
其他說明 |
為了衝刺光電發電,能源局昨日公布將對《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提修正案,要求將來所有新建、增建及改建的建築物,符合一定條件者,應於該建築物屋頂設置光電。記者胡經周/攝影 經濟部能源局昨(21)日公布將對《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提出一系列大刀闊斧的修正案,其中,為了衝刺光電,未來將要求所有新建、增建及改建的建築物,符合一定條件者,應於該建築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 能源局昨天提出《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草案, 對光電、離岸風電、地熱及生質能都有新作法。其中,為達政府2050淨零排放目標,太陽光電裝置目標在2050年要達40至80GW(10億瓦),為綠能發電主力,而目前全台光電裝置容量約8.1GW,仍未達到2021年底目標的8.75GW;因而有必要修法增加強制性。 包括茂迪(6244)、元晶、聯合再生等國內太陽能業者均樂見其成。茂迪總經理葉正賢指出,日本以及部分歐洲國家早就透過法令規定在建築屋頂增設太陽能裝置,這是新能源時代趨勢,台灣現在總算跟上,雖然起步較晚,仍正向看待未來發展。 據能源局公布草案,將在再生能源條例新增第12條之一,要求新建、增建或改建建築物,達一定規模以上者,除了受光條件不足或其他可免除情形且經建築主管機關認定外,起造人應設置一定容量以上之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意指未來新建案、都更案及增建加蓋等建築類型都須強制適用。 能源局表示,本次修法是參考德國柏林市議會2021年通過的「柏林太陽能法」(Solargesetz Berlin),並形容與其是「穿著衣服改衣服」,要建築後續再加入光電,不如在建築物設計階段就提出要求;目前由能源局制定母法,而後續包括規模、裝置容量等細節,將由經濟部能源署會同內政部營建署擬定子法。 營建署官員表示,德國柏林太陽能法是針對面積逾50平方公尺的新建、既有建築物翻修改建,自2023年起要求設置30%太陽光電發電設備;不過台灣與德國的日照條件、建築量體規模不同,未必會以同樣標準要求。 官員表示,是要參考德國按照比率來規定?還是要求絕對面積?仍在討論中,不過較為確定的是會訂定「日出條款」,給予緩衝期,未來也將與民間團體溝通。 至於是否會給予容積獎勵誘因?內政部官員表示,目前並不考慮,未來建設太陽光電設施是新建、增建及改建建築的責任義務,而非鼓勵性質,不會再給予容積獎勵誘因。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強制設置光電將衍生的建置成本,如何說服建商或實施者分擔?能源局認為,屋頂型光電可以躉購費率出售給台電,長期分擔下來不僅能分擔成本,待攤提完後甚至可以成為住戶發電收入。 請持續關注再生能源資訊網粉絲團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BOEenergy/ 新聞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7238/6405521 |
|
‧您所在的位置: > 新聞與動態 / / 能源局大刀闊斧修正再生能源條例 新建物將強制設太陽光電 | |||||||||||||||||||||
‧
> 能源局大刀闊斧修正再生能源條例 新建物將強制設太陽光電
能源局大刀闊斧修正再生能源條例 新建物將強制設太陽光電
經濟日報/ 記者 鍾泓良、翁至威、陳昱翔/台北報導 太陽光電
新聞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7238/6405521 為了衝刺光電發電,能源局昨日公布將對《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提修正案,要求將來所有新建、增建及改建的建築物,符合一定條件者,應於該建築物屋頂設置光電。記者胡經周/攝影 經濟部能源局昨(21)日公布將對《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提出一系列大刀闊斧的修正案,其中,為了衝刺光電,未來將要求所有新建、增建及改建的建築物,符合一定條件者,應於該建築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 能源局昨天提出《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草案, 對光電、離岸風電、地熱及生質能都有新作法。其中,為達政府2050淨零排放目標,太陽光電裝置目標在2050年要達40至80GW(10億瓦),為綠能發電主力,而目前全台光電裝置容量約8.1GW,仍未達到2021年底目標的8.75GW;因而有必要修法增加強制性。 包括茂迪(6244)、元晶、聯合再生等國內太陽能業者均樂見其成。茂迪總經理葉正賢指出,日本以及部分歐洲國家早就透過法令規定在建築屋頂增設太陽能裝置,這是新能源時代趨勢,台灣現在總算跟上,雖然起步較晚,仍正向看待未來發展。 據能源局公布草案,將在再生能源條例新增第12條之一,要求新建、增建或改建建築物,達一定規模以上者,除了受光條件不足或其他可免除情形且經建築主管機關認定外,起造人應設置一定容量以上之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意指未來新建案、都更案及增建加蓋等建築類型都須強制適用。 能源局表示,本次修法是參考德國柏林市議會2021年通過的「柏林太陽能法」(Solargesetz Berlin),並形容與其是「穿著衣服改衣服」,要建築後續再加入光電,不如在建築物設計階段就提出要求;目前由能源局制定母法,而後續包括規模、裝置容量等細節,將由經濟部能源署會同內政部營建署擬定子法。 營建署官員表示,德國柏林太陽能法是針對面積逾50平方公尺的新建、既有建築物翻修改建,自2023年起要求設置30%太陽光電發電設備;不過台灣與德國的日照條件、建築量體規模不同,未必會以同樣標準要求。 官員表示,是要參考德國按照比率來規定?還是要求絕對面積?仍在討論中,不過較為確定的是會訂定「日出條款」,給予緩衝期,未來也將與民間團體溝通。 至於是否會給予容積獎勵誘因?內政部官員表示,目前並不考慮,未來建設太陽光電設施是新建、增建及改建建築的責任義務,而非鼓勵性質,不會再給予容積獎勵誘因。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強制設置光電將衍生的建置成本,如何說服建商或實施者分擔?能源局認為,屋頂型光電可以躉購費率出售給台電,長期分擔下來不僅能分擔成本,待攤提完後甚至可以成為住戶發電收入。 請持續關注再生能源資訊網粉絲團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BOEenergy/ 新聞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7238/6405521 | |||||||||||||||||||||
| |||||||||||||||||||||
| ||||
COPYRIGHT © 2025 匯聚光能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橘子新創網頁設計 Host by Foxpro 系統開發 產業情報 太陽能熱影像空拍太陽能熱影像空拍 太陽能熱影像空拍 太陽能熱影像空拍
----分享----
|
太陽能熱影像檢查是一種使用熱紅外攝影技術來監測和評估太陽能熱系統性能的方法。這種技術通常使用熱紅外攝影機或紅外感測器,以捕捉太陽能熱系統中各個組件的表面溫度,然後將這些溫度數據轉換為可見的熱紅外圖像。太陽能熱影像檢查的主要目的是檢測和識別系統中的潛在問題,以確保最佳性能和效率。
以下是太陽能熱影像檢查的一些常見應用和優勢:
檢測故障和損壞: 太陽能熱影像檢查可用於檢測太陽能集熱器管道、太陽能熱板或集熱器表面的損壞、漏水或其他問題。當部件存在問題時,其表面溫度可能會異常升高或降低。
效能評估: 透過太陽能熱影像檢查,可以評估太陽能集熱器的效能,確保能夠最大程度地捕捉太陽能並轉換為熱能,以提供熱水或供暖。
熱損耗檢測: 這種檢查可以幫助識別能源系統中的熱能損失,例如管道絕緣不足或漏氣現象,以減少能源浪費。
預防性維護: 太陽能熱影像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潛在問題,從而實施預防性維護,延長系統的壽命並減少運營成本。
安全性檢查: 通過檢測系統中的溫度異常,可以確保太陽能熱系統的安全運行,防止燃燒或其他安全風險。
太陽能熱影像檢查是確保太陽能熱系統高效運行的有用工具。它可以提供及時的信息,幫助識別和解決問題,並確保系統在其整個使用壽命內能夠正常工作。這種檢查通常由訓練有素的技術人員或專業檢測服務提供商執行。
太陽能熱影像空拍是指使用紅外線熱影像技術進行空中攝影的方法,用於檢測太陽能設施的效能和狀態。這種技術可以透過無人機或無人航空載具,從空中對太陽能發電設施進行熱影像檢測,以瞭解設施的運作情況。
太陽能熱影像空拍透過紅外熱影像,您可以觀察到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設備的熱分布情況。這對於檢測設備是否運作正常,以及是否存在效能低下、故障或其他問題非常有用。當某些區域的溫度顯著偏離正常範圍時,可能表示設備可能需要維修或調整。
這種太陽能熱影像空拍 無人機或無人航空載具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太陽能電廠設施的運營效率,還可以減少人工巡檢的成本和風險。通過定期的太陽能熱影像空拍,您可以更快速地發現問題,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太陽能設施的持續運作和發電效能。
太陽能熱影像空拍指的是使用無人機(也稱為空拍機或無人航空載具)進行太陽能發電設施的熱影像檢測。這種技術結合了無人機的航拍能力和紅外線熱影像技術,用於檢測太陽能電池板和整個太陽能電廠系統的效能和狀態。
使用太陽能熱影像空拍的主要目的在於:
透過太陽能熱影像空拍協助故障檢測:透過紅外線熱影像,可以發現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零部件中的故障和缺陷。這些故障可能包括熱斑、電池片損壞、連接器問題等,透過早期檢測可以防止故障擴大,提高太陽能電廠的可靠性和效能。
系統效能評估:太陽能熱影像空拍可以幫助評估整個太陽能電廠的發電效率。通過熱影像技術,可以觀察到太陽能電池板的熱分布情況,進而判斷是否有效能低下的區域或發熱異常。
定期檢測:為了確保太陽能電廠的長期穩定運行,定期的熱影像檢測可以幫助及早發現潛在問題,並進行及時維護和保養。
安全評估:太陽能熱影像空拍的熱影像檢測還可以幫助評估太陽能電廠的安全性。例如,檢測電纜或設備是否因過熱而存在安全隱患。
太陽能熱影像空拍技術為太陽能電廠的管理和維護提供了一種非侵入性的手段,它可以在不中斷太陽能發電系統運行的情況下,實現對設施進行全面的監測和檢測,提高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效率和可靠性。